卷子本是什么意思?

词条 卷子本

拼音 juǎn zi běn

注音 ㄐㄩㄢˇ ㄗ ㄅㄣˇ

卷子本是什么意思

卷子本
  • 古书初为简册,后用卷轴装订,卷成一束,如手卷之状,人写本存于今者皆然,收藏家称为卷子本。参阅陈伯海《唐卷子本〈翰林学士集〉考索》。
  • 卷子本的其它解释

  • 为古代书籍形式之一,系将长条书页卷起,呈圆筒状。西方国家在极早时,已有纸草板或兽皮制成之卷子本。我国则因纸之发明,故自东汉以降,一千多年中,包括佛典在内,卷子本成为所有书籍之标准形式。
  • 卷子本的造句

    1、刘建业告诉记者,书法手卷出现的年代可能比绘画要早一些,晋代已经较多见,是由秦汉的“经卷”、“卷子本”演化而来的。

    2、“卷子本”演化而来,是国画装裱中横幅的一种体式,以能握在手中顺序展开阅览得名。

    3、据了解,手卷这种品式在晋代就有了,它由秦汉的“经卷”、“卷子本”演化而来,是国画装裱中横幅的一种体式,以能握在手中顺序展开阅览得名。

    4、高峰枫先生在文章中指出,古代欧洲的书籍以册子本取代卷子本,有其特定的社会史因素和技术史因素。

    THE END